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导读:
主体要件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因此逃税罪的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严重的构成偷税罪手段情节突出的可构成抗税罪。那么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一、逃税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指的是什么
逃税罪犯罪要件如下
客体要件
逃税罪的客体是指逃税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税收征收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主体要件
本罪的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
主观要件
本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和过失。进行虚假纳税申报行为是在故意的心理状态下进行的。不进行纳税申报一般也是故意的行为有时也存在过失的可能对于确因疏忽而没有纳税申报属于漏税依法补缴即可其行为不构成犯罪。因此逃税罪的的主观要件一般是故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二、如何区别避税和逃税
避税和逃税虽然都是违反税法的行为但二者却有明显区别
1适用的法律不同。避税适用涉外经济活动有关的法律、法规后者仅适用国内的税法规范。
2适用的对象不同前者针对外商投资、独资、合作等企业、个人后者仅为国内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3各自行为方式不同。前者是纳税义务人利用税法上的漏洞、不完善通过对经营及财务活动的人为安排以达到规避或减轻纳税的目的的行为后者则是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纳税人纳税到期前有转移、隐匿其应纳税的商品、货物、其他财产及收入的行为达到逃避纳税的义务。一般情况下不构成犯罪严重的构成偷税罪手段情节突出的可构成抗税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