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客户解决问题提供高效方案

让优质法律服务触手可及

量身定制解决方案 \ 专业律师团队助力达成诉求

了解详情
  • 共同犯罪主观条件

    郭铭芝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郭铭芝

    共同犯罪主观条件

    内容:犯意联络是共同犯罪人双方在犯罪意思上相互沟通它可能存在于组织犯与实行犯之间、教唆犯与实行犯之间或者帮助犯与实行犯之间而并不要求所有共同犯罪人之间都必须存在犯意联络如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相互间即使没有意思联络也不影响共犯的成立这一点在处理复杂的共同犯罪中尤其要注意如某些犯罪团伙中仅存在单线联系问题每个实行犯直接同组织犯保持犯意联系而彼此之间互不相识,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各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即要求各共同犯罪人通过意思联络认识到他们的共同犯罪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决意参加共同犯罪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注意该共同犯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如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注意该共同犯意只要求在刑法规定的范围内相同并不要求犯罪故意的具体形式和内容必须完全相同如一方是直接故意另一方是间接故意只要双方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也可成立共犯,对于共犯成立的主观条件这里尚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即犯意联络(或意思沟通)是否要求在所有共犯人之间都必须存在。

    郭铭芝律师
    2022.01.1798人收看
  • 共同犯罪的认定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

    赵金保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赵金保

    共同犯罪的认定及共同犯罪人的分类问题

    内容:共同犯罪是一种单个犯罪更为危险、更为严重的犯罪形式且共同犯罪人的责任问题也相对复杂,共同犯罪被认为是一个比单个人犯罪更为危险、更为严重的犯罪形式,共同犯罪被认为是一个比单个人犯罪更为危险、更为严重的犯罪形式,在共同犯罪的场合涉及各共同犯罪人责任大小的区分与区别对待的问题处理起来比单个人犯罪要复杂的多,在主观上共同犯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激励、坚定犯罪意志的作用往往能够使犯罪意志薄弱的人坚定犯意甚至使共同犯罪人犯下单个人不能犯的罪恶。

    赵金保律师
    2022.01.17589人收看
  • 共同犯罪的认定条件

    张旭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张旭

    共同犯罪的认定条件

    内容:按照分工不同在共同犯罪中承担实行行为的人叫做实行犯没有亲自实行犯罪而仅承担帮助行为的人叫做帮助犯仅有教唆行为的人叫做教唆犯,一个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唆使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犯罪的也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一、必须二人以上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没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不能成为单独犯罪的主体同样也不能成为共同犯罪的主体,因此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同一个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具备主体资格的人共同犯罪的不认为是共同犯罪其刑事责任由具备主体资格的人承担。

    张旭律师
    2022.01.17262人收看
  • 马某是否涉嫌赌博共犯?

    周春花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周春花

    马某是否涉嫌赌博共犯?

    内容:(3)实施犯罪的故意内容不同不成立共同犯罪该不同的罪过内容能够决定行为性质不同如甲乙共同用木棍打击丙甲出于杀人的故意而乙仅出于伤害的故意结果由于甲打击丙的要害部位而导致丙死亡此时二人所有共同的行为但由于没有共同犯罪故意而不构成共犯关系甲构成故意杀人罪乙构成故意伤害罪,则该强奸行为即属于实行过限行为不要作为共犯处理应由实行行为人乙单独负刑事责任即甲以盗窃罪论处而乙则以盗窃罪和强奸罪并罚,则该强奸行为即属于实行过限行为不要作为共犯处理应由实行行为人乙单独负刑事责任即甲以盗窃罪论处而乙则以盗窃罪和强奸罪并罚。

    周春花律师
    2022.01.17710人收看
  • 认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要紧扣“身份”

    于海明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于海明

    认定挪用公款共同犯罪要紧扣“身份”

    内容:如果行为人利用职务便利自己提议武断拍板抢先形成所谓集体决策集体研究走过场或者利用职权已实行了挪用行为又向集体成员打招呼以及向集体成员谎报情况、诱骗形成所谓一致意见然后实施操作等并不能体现集体意志也不应以集体挪用对待对于这种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以集体为幌子实则为个人挪用的情形不能以挪用公款罪的共同犯罪处理只能以挪用公款罪的单独犯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一种主张认为刑法中挪用公款罪没有规定单位犯罪集体挪用不构成犯罪另一种观点认为对这种行为应当依据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符合共同犯罪条件的以挪用公款罪论处反之则不成立挪用公款罪。

    于海明律师
    2022.01.17771人收看
  • 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的条件

    王学瑞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王学瑞

    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的条件

    内容:共同犯罪的特征有以下二点一、共同犯罪人主观认识上的一致性是指共同犯罪人认识到要实施某一犯罪行为不是一个人单独实施可以完成的而要与他人共同配合才能实现犯罪目的并且共同犯罪人均认识到参与犯罪的人都会因此而对社会造成危害其意志体现为直接故意或间接故意,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二、两个以上的法人三、一个以上的自然人和一个以上的法人,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条件之一一、必须是二人以上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二、两个以上的法人三、一个以上的自然人和一个以上的法人,符合前述条件之一和两个特征的犯罪可认定为共同犯罪,符合前述条件之一和两个特征的犯罪可认定为共同犯罪,关于认定共同犯罪应当具备的条件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王学瑞律师
    2022.01.17230人收看
  •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刘晓红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刘晓红

    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

    内容:数人共同实施犯罪但如果其中只有一人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共同的犯罪故意使各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彼此联系相互默契结合成为一个统一的犯罪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各共同犯罪人在实施共同犯罪时尽管所处的地位、具体的分工、参加的程度、甚至参与的时间等可能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行为都是为了达到同一犯罪目的指向相同的目标从而紧密相联有机配合各自的犯罪行为都是整个犯罪活动的组成部分,在发生危害结果的情况下共同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都与发生的犯罪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共同犯罪应当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刘晓红律师
    2022.01.17424人收看
  • 共同犯罪中犯罪金额的认定

    陈宗琼律师

    陈宗琼

    共同犯罪中犯罪金额的认定

    内容:共同犯罪中犯罪金额的认定各地在查处共同经济犯罪中有的是以分赃金额定罪处罚的而有的地方则对各共犯按参与犯罪的金额定罪处罚,共同犯罪中犯罪金额的认定各地在查处共同经济犯罪中有的是以分赃金额定罪处罚的而有的地方则对各共犯按参与犯罪的金额定罪处罚,2)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第四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只是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不能推导出对从犯、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认,2)刑法第二十六条第三、第四款对主犯处罚的规定只是对主犯犯罪金额的确定不能推导出对从犯、胁从犯犯罪金额的确认。

    陈宗琼律师
    2022.01.17821人收看
  •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元甲交通律师

    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内容:同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同未达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但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同限定刑事责任能力人共同实施的犯罪行为可以构成共同犯罪,根据上述规定可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必须对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即对共同的犯罪有共同的认识,根据上述规定可见构成共同犯罪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行为人必须对犯罪有同一的故意即对共同的犯罪有共同的认识,两人以上的共同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一人出于故意另一人出于过失的犯罪行为也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022.01.17775人收看
  • 以共犯论处法条的适用问题

    张嘉娱律师

    北京天用律师事务所

    张嘉娱

    以共犯论处法条的适用问题

    内容:因此完全符合走私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使没有刑法第156条的规定此类情况也应该以走私犯罪的共同犯罪论处并且也不会将不符合走私犯罪共同犯罪构成条件的情形认定为走私犯罪的共同犯罪,因此完全符合走私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即使没有刑法第156条的规定此类情况也应该以走私犯罪的共同犯罪论处并且也不会将不符合走私犯罪共同犯罪构成条件的情形认定为走私犯罪的共同犯罪,此类情况下的以共犯论处是完全符合刑法总则关于共同犯罪的成立条件的因此即使没有类似的条款这些行为也应以共同犯罪论处。

    张嘉娱律师
    2022.01.17599人收看
  •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龙珊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龙珊

    如何认定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内容:二、审判一审法院认为被告人黄某水受他人纠集参与结伙持刀故意伤害被害人叶某红在行凶过程中又伤及被害人叶某国致叶某国死亡、叶某红轻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且系累犯,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黄某水受纠集伙同他人寻找报复目标结伙持刀砍刺被害人叶某红在共同行凶过程中又致被害人叶某国死亡致一死一轻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二审法院认为上诉人黄某水受纠集伙同他人寻找报复目标结伙持刀砍刺被害人叶某红在共同行凶过程中又致被害人叶某国死亡致一死一轻伤的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

    龙珊律师
    2022.01.17585人收看
  • 共同受贿问题研究

    李孟阳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李孟阳

    共同受贿问题研究

    内容:如有学者研究后指出共同受贿提起公诉比例低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以人立案侦查模式的影响二是按照行政级别确定管辖权的侦查管辖制度的影响三是为提高立案结案数将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案件以单独受贿分别移送审查起诉四是为突破受贿案件的策略需要五是检察机关对社会效果的考虑六是国家工作人员与家属相勾结规避法律七是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能否与国家工作人员构成共同受贿犯罪存在认识上的分歧等等,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刑法有关条款的理解和对共同犯罪理论的具体应用尚存争议各司法机关对共同受贿犯罪的判定标准不一执法各异成为当前困惑司法实践的一个难题直接影响了打击受贿犯罪的力度和效果。

    李孟阳律师
    2022.01.17423人收看
  • 挪用公款共犯的认定

    陈明月律师

    北京市元甲律师事务所

    陈明月

    挪用公款共犯的认定

    内容:1在挪用公款共同作案之前各共犯协商过获利后如何分赃的按事先约定按比例承担共同挪用数额已经归还的予以收缴按照事先约定分得的非法所得,其次应当根据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事前有无约定和是否分赃获利对其应承担的数额分别加以认定,其次应当根据挪用公款共同犯罪中各共犯事前有无约定和是否分赃获利对其应承担的数额分别加以认定,在案发时未归还的根据各共犯实际分得的非法所得按比例承担共同挪用的公款数额并负责退还或退赔没收其非法所得。

    陈明月律师
    2022.01.17421人收看

还有问题?立即问律师

在线律师•60分钟无限沟通•99%问题解决率

提出问题 接入律师 获取解答
立即咨询
  • 律师精选解答
  • 律师人气榜
  • 1

    王熙律师

    1941次帮助
    王熙律师

    王熙律师

    共帮助 1941 次

    快速提问
  • 2

    姚平律师

    1916次帮助
    姚平律师

    姚平律师

    共帮助 1916 次

    快速提问
  • 3

    刘晓红律师

    1475次帮助
    刘晓红律师

    刘晓红律师

    共帮助 1475 次

    快速提问
  • 4

    张旭律师

    1462次帮助
    张旭律师

    张旭律师

    共帮助 1462 次

    快速提问
  • 5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1412次帮助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共帮助 1412 次

    快速提问
  • 6

    李楠楠律师

    1400次帮助
    李楠楠律师

    李楠楠律师

    共帮助 1400 次

    快速提问
  • 7

    段建国律师

    1289次帮助
    段建国律师

    段建国律师

    共帮助 1289 次

    快速提问
  • 8

    赵金保律师

    1277次帮助
    赵金保律师

    赵金保律师

    共帮助 1277 次

    快速提问
  • 9

    崔玉君律师

    1202次帮助
    崔玉君律师

    崔玉君律师

    共帮助 1202 次

    快速提问
  • 10

    李维律师

    1174次帮助
    李维律师

    李维律师

    共帮助 1174 次

    快速提问
  • 1

    王熙律师

    4206次浏览
    王熙律师

    王熙律师

    共被浏览 4206 次

    快速提问
  • 2

    姚平律师

    4047次浏览
    姚平律师

    姚平律师

    共被浏览 4047 次

    快速提问
  • 3

    李维律师

    3456次浏览
    李维律师

    李维律师

    共被浏览 3456 次

    快速提问
  • 4

    段建国律师

    2926次浏览
    段建国律师

    段建国律师

    共被浏览 2926 次

    快速提问
  • 5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2593次浏览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元甲交通律师律师

    共被浏览 2593 次

    快速提问
  • 6

    林艳英律师

    2439次浏览
    林艳英律师

    林艳英律师

    共被浏览 2439 次

    快速提问
  • 7

    赵金保律师

    2329次浏览
    赵金保律师

    赵金保律师

    共被浏览 2329 次

    快速提问
  • 8

    黄东洁律师

    2098次浏览
    黄东洁律师

    黄东洁律师

    共被浏览 2098 次

    快速提问
  • 9

    吴梦云律师

    2091次浏览
    吴梦云律师

    吴梦云律师

    共被浏览 2091 次

    快速提问
  • 10

    李楠楠律师

    2054次浏览
    李楠楠律师

    李楠楠律师

    共被浏览 2054 次

    快速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