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保证保险中的两个问题

陈宗琼律师2022.02.07739人阅读
导读:

保证保险中债务人临时起意的恶意的处理:债务人订立消费贷款合同、保证保险合同之时未有骗贷之意,但债务清偿期届至不愿清偿。人民法院则应根据保证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所设定的行为关系模式进行认定。在没有设定或设定不明的情形下,由于贷款人与保险公司在此局面下利益的对立,双方对行为关系及权益救济模式的二次选择已全无可能和意义,人民法院进行最终选择成为必然。那么保证保险中的两个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保证保险中债务人临时起意的恶意的处理:债务人订立消费贷款合同、保证保险合同之时未有骗贷之意,但债务清偿期届至不愿清偿。人民法院则应根据保证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所设定的行为关系模式进行认定。在没有设定或设定不明的情形下,由于贷款人与保险公司在此局面下利益的对立,双方对行为关系及权益救济模式的二次选择已全无可能和意义,人民法院进行最终选择成为必然。关于保证保险中的两个问题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保证保险中的两个问题

(一)关于保证保险中债务人恶意行为的区别处理

在消费信贷保证保险领域中,债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恶意作为或不作为致使贷款人(债权人)的债权无法得到清偿的现象越来越多,且正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中能否对贷款人、保险公司的责任予以公平分配及对二者的合法权益进行有效维护已经对法律的公信力构成了严峻的挑战。然而在仔细分析、系统论证的基础上,我们仍愿意乐观地阐述我们的看法:债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之恶意应分为自始恶意和临时起意的恶意,对于这种区分在许多人看来没有实质意义,但当对这两种情形进行不同处理的假想最终证实成立时,所有的思维定势即被突破。

(1)保证保险中债务人自始恶意的处理:债务人自始恶意是指债务人在与贷款人、保险公司签订消费贷款保证保险合同之时便对合同的不履行存在故意,在这种情况下,若将清偿责任强加给保险公司确有不妥。虽然从表面看有似于信用风险发生,但本质上却是债务人以订立保证保险合同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骗贷之目的,就此主张根据《民法典》认定该消费贷款合同及保证保险合同无效,各方当事人因合同无效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对合同无效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债务人之骗贷行为若构成犯罪的,应移送有关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保证保险中债务人临时起意的恶意的处理:债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订立消费贷款合同、保证保险合同之时未有骗贷之意,但债务清偿期届至不愿清偿。笔者认为,债务人不愿清偿行为对贷款人待偿债权已构成信用风险,或者说履约不能,保险公司可选择承担信用风险责任而取得代位求偿权(包括抵押权)抑或承担保证责任后取得追偿权,亦即本文所述双重救济模式选择,若保险公司不能或不愿选择,则由人民法院自由裁量进行最终选择。由此,那种不由分说一律要求保险公司对债务人的恶意行为承担责任的意见至少是不严谨的。

(二)关于债务人发生不可抗力导致清偿不能的处理

债务人(投保人、被保险人)由于发生自然灾害、战争等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不可抗力而导致清偿不能的情形虽然不是经常发生,但我们对此种情形的认定和处理进一步展现了保证保险在不同场合中的不同反应机制。根据保证保险的二元性,当事人面临着保证型与保险型行为关系模式的选择,在发生不可抗力场合中同样如此。而在保证型行为关系模式中,由于债务人发生不可抗力对清偿不能得以免责,而保证人可依担保法相关规定以债务人的抗辩权对抗贷款人(债权人)。申言之,债务人与保证人均可以发生不可抗力主张免责,故在保证型行为关系模式中保险人可以保证人身份主张不可抗力以免除保证责任。

但在保险型行为关系模式中,保险人则不得以发生不可抗力为其免责事由而免除其对贷款人的清偿责任,因为根据不可抗力的性质和保险公司的宗旨及社会功能,债务人由于不可抗力导致清偿不能应当然为保险公司保险范围所覆盖,所以在保险型行为关系模式中保险公司应承担赔付责任(但已经不是原本意义上的信用风险责任而是最纯粹的、最典型的保险责任)。据此,保险公司则会从自身利益出发主张保证型行为关系模式藉以免责。人民法院则应根据保证保险合同订立之初所设定的行为关系模式进行认定。在没有设定或设定不明的情形下,由于贷款人与保险公司在此局面下利益的对立,双方对行为关系及权益救济模式的二次选择已全无可能和意义,人民法院进行最终选择成为必然。笔者认为,根据不可抗力的性质和保险公司运用社会闲散资金来弥补自然灾害及意外事件给当事人带来的损失的社会功能及宗旨,人民法院应从发挥保险公司抗御风险功能,维护金融秩序安全方面审时度势,将此种情形中当事人间关系推定为保险型行为关系模式,由保险公司向贷款人承担由于债务人发生不可抗力而导致的风险责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 冯清琴律师

    冯清琴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债权债务、建设工程、合同纠纷

    5.0分 服务: 46人 好评: 96
    回复快热心律师很有帮助
  • 李维律师

    李维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物业费纠纷、供暖费用纠纷

    5.0分 服务: 1174人 好评: 358
    回复快热心律师很有帮助
  • 林艳英律师

    林艳英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婚姻家庭、房产纠纷、合同纠纷

    5.0分 服务: 343人 好评: 578
    回复快热心律师很有帮助
  • 任冰峰律师

    任冰峰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建设工程、房产纠纷、债权债务、合同纠纷

    5.0分 服务: 54人 好评: 225
    回复快热心律师很有帮助
  • 邢颖律师

    邢颖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擅长: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民间借贷、交通事故

    5.0分 服务: 299人 好评: 366
    回复快热心律师很有帮助
陈宗琼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74813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