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还款利率如何确定以及民间借贷利息确认要遵循哪些原则

导读:
即对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推定确认借款人不必向贷款人支付借款利息。合同法第211条规定的自然人之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是对原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民之间借款问题司法解释在立法上的确认。那么逾期还款利率如何确定以及民间借贷利息确认要遵循哪些原则。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即对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推定确认借款人不必向贷款人支付借款利息。合同法第211条规定的自然人之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是对原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民之间借款问题司法解释在立法上的确认。关于逾期还款利率如何确定以及民间借贷利息确认要遵循哪些原则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在现实生活中,民间借贷大多数发生在亲戚朋友之间,由于这些人平时关系比较密切,出于信任或者碍于情面,因此缺少合法的借贷手续,发生债务纠纷时往往证据不全,并且有逾期以及逾期产生的利息等等,那么对于民间借贷中利息的确认遵循哪些原则?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一、逾期还款利率如何确定
第一、如果属于金融机构作为出借人的借贷纠纷,债务人违约的,债权人因其违约而造成的损失主要是依银行逾期贷款利率计算的利息及因追讨而支出的费用。
一般情况下,当事人约定的借款利息比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稍高,该约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债务人亦可以预见,在债权人主张的情况下,如果借款单上的利息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逾期贷款利率的规定,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二、如属民间借贷纠纷,债务人违约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第六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的利率,各地人民法院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具体掌握,但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故只要借款单上约定的利息没有超出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包含利率本数),人民法院均可以予以支持。
为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及基于公平原则,在双方约定的利息低于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四倍的情况下,债权人可以选择要求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计算,以补偿债权人的损失,超出此限度的,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支持。
第三、如果借款合同无效的,无效合同自始无效,不存在违约,故不管是否逾期还款,均应按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赔偿利息损失。
二、民间借贷利息确认要遵循的原则
一、无息推定原则
即对当事人在借款合同中对利息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应当推定确认借款人不必向贷款人支付借款利息。
该项原则,应当说是合同法在立法上的一大突破。合同法施行前,司法实践中处理有关民间借贷纠纷时,对于当事人没有约定利息的,一般都是保护贷款人获得利息的权益,按照银行借款利率计算利息。合同法的规定,对此作了根本性的改变。
按照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之间对于利息问题在借款合同中没有约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无偿借贷的性质。合同法的规定,强调了诚实信用原则,虽不利于公平地保护贷款人的权益,但有利于推动互助友爱的社会生活秩序的建立。
二、合理利率原则
合同法第211条规定的自然人之间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是对原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公民之间借款问题司法解释在立法上的确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就明确规定:民间借贷利率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率的四倍;对超出部分的利息不予保护。
按照这些规定的要求,在合同法生效前,各级法院在审理有关民间借贷纠纷时,对当事人之间约定的过高利息就是不予保护的。
合同法生效后,在司法实践中适用其第211条规定确认当事人之间关于借款利率的约定时,因当前我国法律和行政法规尚没有关于限制民间借贷利率的具体确定,仍应当按照最高人民法院上述司法解释的规定予以认定和处理。
最高不得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四倍,对超出的部分不予保护。
三、不保护复利原则
是司法实践中处理借款纠纷案件所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也为最高人民法院有关司法解释所确认。
以上就是关于逾期还款利率如何确定以及民间借贷利息确认要遵循哪些原则的一些问题解答,希望能帮到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