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口头承诺是否有效
导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七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
一、民法典中口头承诺是否有效
民法典规定口头承诺的当事人有民事行为能力是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具有法律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百三十七条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生效时间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相对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时生效未指定特定系统的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数据电文进入其系统时生效。当事人对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示的生效时间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
第一百四十三条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二、承诺的有效要件是什么
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按照所指定的方式对要约的内容表示同意的一种意思表示在国际贸易中也称“接受”或“收盘”任何有效的承诺都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承诺必须由受要约人作出。要约和承诺是一种相对人的行为。因此承诺必须由被要约人作出。被要约人以外的任何第三者即使知道要约的内容并对此作出同意的意思表示也不能认为是承诺。被要约人通常指的是受要约人本人但也包括其授权的代理人。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其承诺具有同等效力。
2承诺必须是在有效时间内作出。所谓有效时间是指要约定有答复期限的规定的期限内即为有效时间要约并无答复期限的通常认为合理的时间如信件、电报往来及受要约人考虑问题所需要的时间即为有效时间。
3承诺必须与要约的内容完全一致。即承诺必须是无条件地接受要约的所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