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经济适用房离婚后怎么分

张旭律师2023.05.2247人阅读
导读:

经济适用房所有权归属该如何认定?

由一方申请,另一方出资的经济适用房,离婚时咋分割

徐女士婚前和父母以家庭的名义申请了一套经济适用房,没过多久,徐女士和金先生结婚,结婚当天去办理了购房手续,由婆婆支付了全部购房款50万元。

现在徐女士和金先生想离婚,两人对这房子归谁产生矛盾,金先生觉得当初是母亲出的全部房款,但是徐女士觉得房子是自己申请的,不是夫妻共同财产。那么,由一方家庭申请,另一方出资的经济适用房,离婚时应该如何分割呢?

经济适用房具有一定特殊性,是政府给住房困难家庭提供的保障性住房,一般定价远低于市场价,并且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在本案中,房子是徐女士结婚前和父母共同申请的,如果现在将这套房子认定为徐女士和金先生的婚后共同财产,那么将不符合购买人的身份要求与申请条件,也会违背经济适用住房的政策目的,会损害广大潜在符合购买经济适用房条件的人民群众的利益。

所以,房子应该属于徐女士和她的父母。当然金先生母亲的钱也不会白出,代付房款的行为可以视为债权行为,综合考虑房屋的购买价格、来源情况、双方婚姻存续的时间长短、房屋目前的价值等情况之后,以公平为原则,由法院酌情判定徐女士向金先生支付一定的补偿款。

法律链接

《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监察部等关于印发《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的通知(2007修订)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经济适用住房,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和销售价格,按照合理标准建设,面向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供应,具有保障性质的政策性住房。

本办法所称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是指城市和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范围内,家庭收入、住房状况等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条件的家庭。

 

当离婚遇上经济适用房,该怎么分?

经济适用房所有权归属该如何认定?

(一)一方婚前购买并已支付全部购房款的为个人财产,房屋应当归买受人所有,此种情况下经济适用房属于个人婚前财产。

(二)一方婚前申请购买,双方共同支付了部分购房款。即经济适用房由一方或其所在家庭申购而另一方仅有出资的,有限产权应属于申请一方而非夫妻共同财产。

(三)购房资格在夫妻双方婚内取得的,购买行为也完成于夫妻双方婚内。双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购房资格,购买行为完成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应按夫妻双方的共同财产来认定。

#相关法律规定#

《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夫妻个人财产】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

第二十九条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原则处理。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张旭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74810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