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毕业要签劳动合同吗

导读:
没毕业要签劳动合同吗?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大学生没毕业能签劳动合同吗?
没毕业的大学生能否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法律规定,没有毕业的大学生也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首先,能否签订劳动合同,是看劳动者是否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劳动法》第十五条只规定了: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没有规定未毕业的大学生不可以签订劳动合同。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四条中规定的不适用劳动法的主体中并不包括在校学生,学生身份并不当然限制您作为普通劳动者加入劳动力群体。
其次,根据《意见》第十二条规定,在校生勤工助学的行为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但并不能由此否定在校生的劳动权利,推定出在校生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因此,只要您达到《劳动法》规定的就业年龄,符合劳动关系主体资格,具备与用工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就可以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建议,如果您是勤工俭学,即指不以就业为目的,利用学习空闲时间打工补贴学费、生活费,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如果您是以就业为目的,寻找比较固定的工作,您可以与用人单位沟通,在建立劳动关系时要求签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未毕业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是否有效
即将毕业的大学在校学生以就业为目的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接受用人单位管理,按合同约定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在明知求职者系在校学生的情况下,仍与之订立劳动合同并向其发放劳动报酬的,该劳动合同合法有效,应当认定双方之间形成劳动合同关系。这里需要满足两个要求:
1、我国《劳动合同法》对劳动主体资格认定为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劳动获取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2、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系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隐瞒事实或胁迫、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等情形。
用人单位与未毕业大学生签订的劳动合同的效力如何认定?
我国的法律法规并没有禁止在校大学生就业,作为高等院校的大学生,虽尚未从学校毕业,但其亦为劳动力市场的自由劳动者,学生身份并不限制其作为普通劳动者加入劳动力团体。只有在学校本身为履行教育管理职责,督促学生圆满完成学业,明确禁止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情况下,大学生才不得与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因此,其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被认定为有效。
还没毕业也被认定为建立劳动关系?
从法律规定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
结合前述法条内容分析,法律并无明文规定在校生不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只是认为在校生于勤工助学的特定情况下可视作未建立劳动关系;因此未取得毕业证的应届生只要年龄超过十六周岁,亦同等具备劳动关系的主体资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