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成因及对策

翁玉素律师2021.11.01245人阅读
导读:

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成因及对策

.f14{font-size:12px;color:#0000FF;}内容提要: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文章就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原因的经济学解释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引起了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本文就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的原因的经济学解释和相应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现况

中国经济连续13年以年均9.3%的幅度增长,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越来越严重。在拖欠工程款中以房地产开发工程和政府投资工程最为突出。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项目拖欠工程款1333亿元,占全国拖欠工程款的39.6%,政府投资工程拖欠工程款898亿元,占全国拖欠工程款的26.7%.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近年来愈演愈烈,据统计:截至2003年,全国共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高达336亿元。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已经成为受到社会舆论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据新华社的一项调查统计,在接受调查的农民工中,有72.5%的受访对象表示,他们的工资不同程度地遭到拖欠,其中28.8%的人反映,从未按时拿到过工资。

二、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农民工工资被拖欠有两种情况:一是建设单位将工程款如数付给了施工企业,而由于承包商或包工头恶意拖欠,私吞农民工血汗钱;二是建设单位不按期将工程款付给施工企业,造成施工企业资金链断裂,从而使雇佣的农民工无法按时拿到工钱。据统计,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只有10%属于恶意拖欠,其余90%都是因为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导致施工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所以农民工工资拖欠是工程款这个债务大链条中的一环,其根源是工程款拖欠。而工程款拖欠的根本原因是整个建筑行业的市场秩序混乱,信用缺失现象严重。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从信息经济学角度分析拖欠工程款的原因

从信息经济学的角度来看,信息不对称是建设领域信用缺失的根源。

一般情况下,市场中交易双方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同的:一方对自己的经营状况、履约能力及其资金的配置风险等真实情况有比较清楚的认识,在交易中处于优势地位,趋利动机往往诱使其采取损害对方利益的行为;而另一方则较难获得这方面的真实情况,在交易中处于劣势,他担心对方会损害其利益,从而在交易中往往趋于谨慎。

在合约签订之前,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建设领域的逆向选择。例如在招投标过程中,招投标方在过去有拖欠工程款的习惯行为,但对方对此并不了解,这样很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在合约签订之后,非对称信息将导致建筑领域的道德风险。例如工程合同签订后,承包商层层转包工程,致使参与主体多,合同关系复杂,拖欠工程款可能增加,农民工们讨薪更加困难。

从博弈论角度分析拖欠工程款的原因

根据博弈理论,博弈过程中,交易双方根据自己的效用函数权衡守信行为与失信行为所产生的效用大小,依据自身行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选择自己的战略。

以建设单位和承包商为例,假设博弈双方的效用矩阵如下:

由于双方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最优策略,只要给定对方的战略为守信,不守信战略的效用最大,双方都这样选择。因为在目前的市场状况和监督体制下,没有相应的制裁措施,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成本是很低的;另一方面,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收益却是显而易见的。类似于博弈论中著名的“囚徒困境”理论,最终博弈的结果是{不守信,不守信},双方都是占优战略,达到纳什均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翁玉素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真人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213位律师在线
  • 已服务23.5万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