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质量合同怎样写

导读:
建筑公司承包某项工程,对于它的质量目标、安全目标、甲方责任、乙方责任、处罚办法等都会有一定的要求,只有从质量问题基本控制,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那么,施工质量合同怎样写?
施工质量合同怎样写
甲方:
乙方:
为贯彻执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管理方针,根据甲方管理要求,双方就 劳务分包项目,特签定本质量安全责任书。
第一条 管理目标
1、质量目标
(1)、满足合同工程质量目标要求,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到100%。
(2)、杜绝重大质量事故,消除一般质量事故。
(3)、有质量通病整改计划,且工程质量通病整改率达到100%。
2、安全目标
(1)、杜绝死亡事故。
(2)、杜绝重伤和火灾事故。
(3)、一般事故频率控制在2‰以内。
第二条 甲方责任
1、监督和督促乙方认真贯彻执行与工程施工相关的质量标准及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
2、根据施工现场及乙方施工内容,有针对性的对乙方进行施工安全、质量验收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的交底工作。
3、组织对乙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地施工现场安全、文明、卫生和施工质量等例行监督检查。
4、对乙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质量安全事故和问题实施经济处罚。
5、甲方若接到业主及监理对乙方施工的工程质量、安全提出整改通知,甲方将根据情况督促乙方实施整改并给予经济处罚。
6、派驻现场管理代表并对乙方施工的质量、安全工作实施监督检查。
第三条 乙方责任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工地等政策法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业主、监理和甲方代表的管理。
2、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有专职质量员和安全员。
3、经常性的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安全意识教育,组织学习相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政策法规和甲方的规章制度。定期召开质量、安全例会并做好记录。
4、做好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文明工地建设等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和隐患,定人、定措施、定时间积极整改,确保责任到人并及时将检查结果书面报送甲方现场代表。
5、对施工现场范围内设置的安全防护措施、电气线路、机械设备、脚手架等必须符合安全技术要求并设置相应醒目的安全标志牌。
6、发生各类质量、安全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甲方代表并保护好现场,及时抢救伤员。并按“四不放过”的原则严肃处理。
7、乙方须为员工办理工程相关保险,保险票据留给甲方保存。否则,甲方有权代乙方办理保险,费用从第一笔工程(劳务)款中扣除。
8、乙方在强化质量安全管理的同时须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自觉遵守相关管理规定。
9、对施工过程的质量、安全事故所引发的全部责任及经济损失均由乙方承担。
第四条 处罚办法
1、乙方的质量管理和工程质量出现缺陷时,甲方按下述规定处罚:
(1) 发生重大质量事故,每次处以10000—30000元罚款。
(2)发生一般质量事故,每次处以1000—5000元罚款。
(3) 乙方对业主、监理和甲方管理部门提出的工程质量缺陷,若不及时组织整改,每次处以1000——3000元罚款。
(4) 乙方施工的项目内容,被政府质量监督部门通报批评或被业主投诉时,处以10000——30000元罚款。
2、乙方的安全出现缺陷时,甲方按下述规定处罚:
(1)发生因工人员伤亡、重伤事故,处以10000—50000元罚款。
(2)因工发生轻伤事故,处以1000—10000元罚款。
(3)乙方发生安全事故时,要立即通知甲方代表,发现有隐瞒不报每次处以1000—5000元罚款。
(4) 若乙方存在安全事故隐患,而不按甲方要求整改或者整改不彻底者,每出现一次处以500—2000元罚款。
(5)甲方组织安全检查中,若发现乙方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安全生产规定的行为,按甲方企业安全管理规定给予处罚。
第五条 其他
本责任书随主合同生效之日生效,主合同失效而失效。
甲 方: (盖章) 乙 方: (盖章)
法定代表人(委托人): 法定代表人(委托人):
日 期: 年 月 日 日 期: 年 月 日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措施
1、提高管理、施工及操作人员自身素质
首先,应提高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让他们树立五大观念,即质量第一的观念、预控为主的观念、为用户服务的观念、用数据说话的观念以及社会效益与企业效益相结合的综合效益观念。
其次,要搞好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施工技术、安全知识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特殊过程严格按作业指导说明书组织施工,施工人员需经培训并取得资格。
2、加强原材料质量管理
首先,提高采购人员的政治素质和质量鉴定水平,选择有一定专业知识又有责任心的人担任该项工作。其次,采购材料要广开门路,掌握材料信息,综合比较,择优进货。进场材料、物资须在合格的供方厂家或有信誉的商店采购,所采购的材料或设备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证明和使用说明书。物资采购主管要定期对供货商进行评审、考核。其三,施工现场材料人员要会同工地负责人、甲方等有关人员负责对现场设备及进场材料进行检查验收。特殊材料要有说明书和试验报告,对钢材、水泥、防水材料、混凝土外加剂等必须进行复试和见证取样试验。当对质量有怀疑时,就加倍抽样或全数检验。
3、提高施工的质量管理水平
每项工程有总体施工方案,每一分项工程施工之前也要做到方案先行,并且施工方案必须实行分级审批制度,方案审完后还要做出样板,反复对样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直至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执行。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及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修改,力求方案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
4、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首先,施工单位在开工前必须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并形成质量手册、作业指导书、报告、表格等,明确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各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责任明确,层层把关。整个工程应实施项目经理负责制,工程责任层层落实到人。
其次,现场管理人员要仔细审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确定现场管理的目标和标准,并制定出管理制度,使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5、确保施工工序的质量
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质量是构成工程质量的最基本的单元,上道工序存在质量缺陷或隐患,不仅使本工序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要求,而且直接影响下道工序及后续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进而影响最终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建立严格的交接班检查制度,在每一道工序进行中,必须坚持自检、互检。完工以后,再由专项质检员检查,然后在自检合格基础上,向监理申请验收,监理人员应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严格依据国家现行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检查。检查合格签字确认后,下道工序才可进行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