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了,违法建筑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帮你理清

导读:
2021年了,违法建筑到底是怎么回事?本文帮你理清
什么是违法建筑,法律上有没有明确的规定?是不是违法建筑可以随意拆除,是否有相关的法律程序,对于早些年招商引资的企业,因为当时的政策原因,先建设投产,后补办手续,因某些原因,未能办理相关建设手续的,是否就是违法建筑?等等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就困扰着很多类似的企业主,北京楹庭刘云律师跟大家探讨下相关的法律法规。
一、违法建筑相关的法规根据《城乡规划法》的规定,在城市、镇规划区范围内进行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其他工程建设的,建设单位或者是个人应当向城市、县城乡管理主管部门或者是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部门确定的镇相关部门申请办理工程规划许可证。我国法律明确规定,拆除违法建筑或超过批准期限的临时建筑,不予补偿。
广义上的违法建筑不仅包括上面提到的,还包括违反《土地管理法》的相关规定,未办理用地手续,在耕地上或其他农用地上建设的厂房或者是住宅等非农业设施。
《城乡规划法》第64条规定,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所建设的,由县级以上城乡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尚可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可以限期改正,处工程造价5%以上,10%以下的罚款。无法采取改正措施消除影响的,限期拆除。不能拆除的,没收实物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65条同样也规定,在乡村规划区内未取得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或未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进行建设的,由乡镇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才予以拆除。
二、拆除违法建筑是否补偿对于违法建筑,如果是因为历史原因而形成的建筑物,比如建筑物已经建造的时间比较久远,比如说八几年、七几年所建造的建筑物,就属于历史原因形成的建筑物,这种情况下就不能够一律认定为是违法建筑。可能是由于招商引资,当时法律法规不健全等原因,没有办理相关的手续。
因为有一段时间,可能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就会存在各种先投产先建设,再补办手续的情况,因为其他的一些原因导致不能办理手续。因为是对于相关部门的行政行为的信赖而进行建设的,所以也不能够一律按照违法建筑来拆除。
如果因为行政机关违法拆除建筑物的,没有严格按照行政强制法规定的程序,去拆除建筑物的,导致所有权人不能够对于建筑成本进行回收的,也会存在一定的经济损失,这时候因为违法的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失,也是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的。
比如行政机关突然在没有下达任何通知的情况下,把建筑物拆除了,可能会导致行政相对人该建筑物里面的一些生活用品或者是生产物品被损害,也可能是因为建筑成本,比如说砖、钢结构的一些设施没有办法再回收利用,这种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损失,是需要进行赔偿的。
以拆违拆除的违法行为是为了达到拆迁的目的,强制性的拆除当事人的房屋,是一种不正当的行政行为。所以如果遇到拆迁,有关部门以违建的形式下达拆除通知书,或者是强制拆除决定书,一定要认真审查自己建筑物的事实情况,来区别分析对待,认真分析,依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三、招商引资企业是否违建招商引资型的企业,在《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中明确规定,要大力推行法制和诚信,有关部门要兑现向社会和行政相对人依法作出的承诺,认真履行在招商引资活动中,对于与投资主体所签订的合同,不得以换届,领导更替为由违约,如果因为违约侵犯合法权益的,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关于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切实加强产权司法保护的意见》以及《关于依法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里面都对于产权有明确的一些规定,如果因为这样的历史原因形成的,也存在对行政机关信赖利益,如果是行政原因导致企业办理不了相关的建房手续,就不能够对企业的厂房一律认定是违建,不能一律按照违建予以拆除。
企业对于行政部门的信赖保护利益是要受到法律保护的,所以对于违建的这种情况,如果相关部门对企业房屋或者是厂房认定是违建,要区分不同的情况进行来对待,比如说房屋的建造时间,因为什么原因形成的建筑物来区别认真对待,认真审查,如果有什么不明白的,要及时的向专业的法律人士咨询,了解相应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被征收人可以在收到征收决定、征收补偿决定等具体行政行为的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6个月内提起行政诉讼。如果房子被强拆,要在知道强拆之日的6个月内提起诉讼。北京楹庭律师事务所案件分析部,遇到疑难案件可免费分析。如果您没有与该主管部门协商好补偿条件,可以咨询征地拆迁专业律师,或者请律师介入,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与主管部门协商谈判,争取获得公平、满意的补偿。
本法律知识并不代表其法律建议,如遇同类问题应当具体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