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卖合同债权转让后不影响起诉吧

导读:
债权全部让与第三人,原合同债权人因合同转让而丧失合同债权人权利,但是并不是说所有的债权转让行为都是有效力的。那么,买卖合同债权转让后不影响起诉吧?下面由大律网专业律师为您介绍一下。
买卖合同债权转让后不影响起诉吧
如果债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因债权转让合同的履行发生争议,则应按债权转让合同纠纷确定案由。如果债权转让合同生效后,因原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诉至法院,则案件诉讼标的是原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即应按原合同类型确定案由”。
债权让与别名又称债权转让,是指债的关系不失其统一性,债权人通过让与合同将其债权转移于第三人享有的现象。债权让与,是指不改变债权关系的内容,债权人通过协议而将其债权全部或部分转移于第三人的行为。其中,馈权人称为让与人,第三人称为受让人。
债权转让后,在满足起诉要件的条件下,受让人是可以起诉的。因为债权转让的受让人取代原债权人成为原合同关系的新债权人,原合同约定的原债权人因为债权转让行为丧失了债权人的债权,受让人对债务人享有债权请求权。
1、受让人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即受让人确实取得了债权请求权。因为未通知债务人债权转让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故受让人想要起诉拿回欠款的,应当确认债务人已经实际收到了债权转让通知书;
2、有明确的被告。即受让人明确知道债务人是谁;
3、受让人有具体的诉讼请求、理由;
当然,债权转让后,受让人需要确定债权是否在清偿期内,当债务已过清偿期而债务人未还款时,一般需要经过合理的催告期,债务人仍旧不还款的,方可诉至法院要求其还款。
债权转让协议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1、债权转让无效的三种情形。
我国《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四十五条 【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
(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
(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如果您所接受的债权转让不具备上述三种情况,那么,这个债权是可以转让的。
2、债权转让应当通知债务人,否则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因此,只要对债权转让债务人履行了通知义务即可(通知的义务履行的方式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不必要征得债务人的同意。债权转让债务人的同意并不是这种转让行为发生法律效力的前提。
债权转让怎么办理
1、债权转让流程一——签订协议;
债权人与受让人协商一致后,应当形成债权转让协议。
2、债权转让流程二——通知债务人;
根据合同法规定,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不发生效力。
3、债权转让流程三——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
有些转让债权的行为需要办理有关手续。依照《合同法》第87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转让权利或者转移义务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的,依照其规定。”《民法通则》第91条规定,“债权转让如果系法律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须经原批准机关批准”。法律规定办理债权转让必须经过批准、登记手续的,如果不履行相应手续,债权转让无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