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债权转让法律规定

导读:
p2p平台是信息撮合方,每一位出借人都与借款人直接建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借款人在p2p平台申请借款时,提交个人身份与联系等信息,并签署借款合同等文件。所以,即使p2p平台无法兑现、倒闭或被公安局刑事调查,对于所借的本金、合理范围的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借款人依然有义务按照借款合同向出借人偿还。那么p2p债权转让法律规定。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p2p平台是信息撮合方,每一位出借人都与借款人直接建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借款人在p2p平台申请借款时,提交个人身份与联系等信息,并签署借款合同等文件。所以,即使p2p平台无法兑现、倒闭或被公安局刑事调查,对于所借的本金、合理范围的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借款人依然有义务按照借款合同向出借人偿还。关于p2p债权转让法律规定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p2p债权转让法律规定中最主要的是其法律效力,债权转让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才能有效:
(一)、必须有有效存在的债权;
(二)、债权的转让人与受让人必须就债权让与达成合意;
(三)、转让的债权必须具有可让与性;
依据合同法第79条规定,以下三类债权不得转让:
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合同债权。包括:
(1)基于个人信任关系而发生的债权。如雇佣、委托、租赁等合同所生债权。
(2)专为特定债权人利益而存在的债权。例如专向特定人讲授外语的合同债权。
(3)不作为债权。例如,竞业禁止约定。
(4)属于从权利的债权。例如保证债权不得单独让与。但从权利可与主权利分离而单独存在的,可以转让。例如已经产生的利息债权可以与本金债权相分离而单独让与。
2、按照当事人的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当事人在合同中可以特别约定禁止相对方转让债权的内容,该约定同其他条款一样,作为合同的内容,当然具有法律效力,因而此种债权不具有可让与性。
3、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合同法没有明确规定何种债权禁止让与,所以,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是指合同法以外的其他法律中关于债权禁止让与的规定,例如担保法第61条规定,最高额低押的主合同债权不得转让。
(四)、必须有转让通知。
p2p平台是信息撮合方,每一位出借人都与借款人直接建立民间借贷的法律关系,借款人在p2p平台申请借款时,提交个人身份与联系等信息,并签署借款合同等文件。
所以,即使p2p平台无法兑现、倒闭或被公安局刑事调查,对于所借的本金、合理范围的利息以及其他费用,借款人依然有义务按照借款合同向出借人偿还。
对于出借人来说,借款人未依据借款合同按时足额偿还借款本息,出借人可直接向法院起诉或申请仲裁,或者将债权转让给p2p平台或者其他人以提前收回款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