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需要找律师

北京律师,专业团队, 200+云律所实力在线

解决
难题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化团队,全程跟进
一站式解决您的法律难题

直接找律师

我需要打官司

严选律师,权威专业,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

委托
律师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处理案件类型丰富,庭审经验分析
上万案件代理,胜诉率高

直接委托律师打官司

我需要详细咨询

专案咨询服务,资深律师方案定制

付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制专属维权方案
精准把控案件难点,寻求最优方法

直接付费咨询律师

我需要基础咨询

快速应答,高效服务,24小时在线

免费
咨询
为您快速匹配专业律师

专业认证律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法律问题优质解答,及时与客户反馈

等待免费咨询律师

共同正犯问题之初探

龙珊律师2022.01.18164人阅读
导读:

鉴于共同正犯问题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本文试通过对共同正犯性质的界定、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分类以及处罚等问题的初步研究以期展开有益的探索。在外国刑法中“所谓共同正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广义的共犯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一是指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相对应。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认为共同正犯是共犯的一种不是正犯的一种。笔者认为共同正犯既是正犯的种类又是共犯广义的共犯的一种二者并不矛盾。其性质具有二重性既是共同的犯罪行为又是共同的实行行为其本身既具有正犯性又具有共犯性。

鉴于共同正犯问题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本文试通过对共同正犯性质的界定、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分类以及处罚等问题的初步研究以期展开有益的探索。在外国刑法中“所谓共同正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广义的共犯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一是指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相对应。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认为共同正犯是共犯的一种不是正犯的一种。笔者认为共同正犯既是正犯的种类又是共犯广义的共犯的一种二者并不矛盾。其性质具有二重性既是共同的犯罪行为又是共同的实行行为其本身既具有正犯性又具有共犯性。关于共同正犯问题之初探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共同正犯是外国刑法共同犯罪理论特别是大陆法系德日刑法理论中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我国正犯的概念并未完全引入虽然理论上也存在“间接正犯”的说法而且经常把实行犯与正犯互换使用但我国传统刑法理论中那种依犯罪人之间的作用和分工不同把共同犯罪人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和教唆犯的分类方法并无共同正犯理论完全独立的研究空间。鉴于共同正犯问题理论与实践意义的重要本文试通过对共同正犯性质的界定、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分类以及处罚等问题的初步研究以期展开有益的探索。

一、共同正犯的性质界定

目前我国刑法理论通说认为正犯就是实行犯而“共同实行犯又称为共同正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直接参与实施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在外国刑法中“所谓共同正犯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实施犯罪的行为。”关于共同正犯的性质有正犯性说和共犯性说。在界定共同正犯的性质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对正犯和共犯的概念有所了解。

在外国刑法理论中一般认为正犯的概念是相对于共犯而言的。而关于何谓正犯、何谓共犯又存在理论上的分歧。首先关于正犯问题有扩张的正犯概念与限制的正犯概念的区别。扩张的正犯概念认为“凡对犯罪之完成与以原因力者均为正犯。”而限制的正犯概念又称缩限的正犯概念认为“称正犯应指亲自实施犯罪之行为而实现构成要件者。”笔者认为把正犯定位于实施符合犯罪构成要件行为的人是符合正犯的性质和传统认识的。扩张的正犯概念把所有起原因作用的参与者都规定为正犯不仅使正犯与共犯的区分变得模糊与艰难而且也是与传统的刑法理论背道而驰的会不当的加重其他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在此限制的正犯概念是可取的而各国的立法例也多采限制的正犯概念。

在关于共犯的界定上亦存在广义的共犯理论与狭义的共犯理论的分歧。广义的共犯包括共同正犯、教唆犯和从犯。狭义的共犯又称加担犯或从属犯仅指教唆犯和从犯。在我国刑法理论中“共犯”一词也经常在两重意义上使用。一是指共同犯罪与单独犯罪相对应。一是指教唆犯和帮助犯与实行犯的概念相对应。该词由于语境的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不同。应该说这两重意义与广义的共犯和狭义的共犯理论正好对应。在本文有关共犯性质的分歧中“共犯”一词应在第一种意义上使用。

对于共同正犯究竟是正犯的一种还是共犯的一种国外刑法理论存在两种不同的认识。一种认识认为共同正犯是正犯的一种不是共犯。持此种观点的有德国学者弗兰克、李斯特和日本学者木村龟二等。弗兰克认为虽然德国刑法在第三章共犯中包括地规定着共同正犯、教唆犯、帮助犯但是共同正犯“不过是正犯的一种从而对于教唆犯、帮助犯来说妥当的道理不能直接适用于共同正犯。”李斯特也认为“共同正犯不是参与他人犯罪的不独立的共犯的一种形式而是独特的、独立的正犯。”木村龟二亦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虽然刑法将共同正犯与教唆犯、从犯并列规定作为广义共犯的一种但不可忽略共同正犯与意味着同正犯相对应的共犯这种狭义共犯即教唆犯、从犯意义全然不同是正犯的共同不是狭义的共犯是正犯的一种。”另一种截然对立的观点认为共同正犯是共犯的一种不是正犯的一种。代表学者有德国学者毕克迈耶和日本学者西原春夫。毕克迈耶认为共同正犯不是正犯的一种而是与教唆犯、帮助犯从犯并列意义的狭义的共犯的一种主张共同正犯的从属性。日本学者西原春夫说“需要注意共同正犯是与教唆犯、从犯并列的‘共犯’的一种形态而不是与单独正犯并列的‘正犯’的一种形态。”

笔者认为共同正犯既是正犯的种类又是共犯广义的共犯的一种二者并不矛盾。其性质具有二重性既是共同的犯罪行为又是共同的实行行为其本身既具有正犯性又具有共犯性。共同正犯既需要首先以正犯对待即以刑法分则规定的正犯之罪定罪处罚同时又不能像单独正犯一样完全脱离其他正犯在犯罪的停止形态和处罚上还依赖于其他正犯适用“部分行为之全体责任”的处罚原则。由于共同正犯是在共同犯罪中结合成立的这就需要对其按照共同犯罪的原理进行整体性评价。因此在处罚上也具有从属性特征但又不同于狭义共犯的那种“极端从属性”仅仅是处罚上的从属性而定罪上则具有独立性在行为人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都将以正犯对待。陈兴良教授认为“共同正犯是正犯性与共犯性的统一因此各国刑法一般都将共同正犯在总则中加以专门规定。”而台湾学者黄村力在对正犯与共犯的分类中也把共同正犯既列为正犯的一种又列为广义共犯的一种。笔者认为这一分类方法是恰当的。实际上把共同正犯要么归入正犯的一种要么作为共犯的分类的做法都是有失偏颇的。共同正犯作为正犯的一种可以与单独正犯相区别把共同正犯纳入广义的共犯共同犯罪的分类又与单独犯罪相区分。我们完全没有必要把共同正犯作非此即彼的归类。正如台湾学者蔡墩铭指出的“共同正犯为正犯固无疑问然而共同正犯除有正犯性之外另有共犯性。”共同正犯正是正犯性与共犯性的有机统一。

二、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

成立共同正犯应具备哪几方面的要件不同的刑法理论对此有不同的认识。

一犯罪共同说。该说以客观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共同犯罪是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基于共同的犯罪意思实施的同一犯罪行为。基于此成立共同犯罪必须具备1、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对同一犯罪有共同犯罪行为。3、对同一犯罪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依此说共同惹起犯罪结果的是共同正犯仅仅成为结果发生的条件的是教唆犯或从犯。而成立共同正犯则必须具备1、主体要件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2、主观要件须对同一犯罪有共同故意和意思联络。3、客观要件须实施同一犯罪的实行行为。

二行为共同说。该说以主观主义理论为基础认为共同犯罪是两个以上基于共同行为而各自实现自己犯意的行为。共同犯罪是犯罪人各自主观恶性的体现因此该说认为成立共同犯罪须具备1、两人以上2、共同行为。该说极大的放宽了共同犯罪成立的范围不仅有责任能力者与无责任能力者的共同行为而且有故意者与无故意者的共同行为都可以成立共同犯罪。另外在不同的犯罪构成要件之内各犯罪人亦可成立共同犯罪。依此说成立共同犯正犯须具备1、主体要件两人以上包括无责任能力者与有责任能力者之间。2、主观要件行为人之间仅仅有共同行为的意思就够了。3、客观要件实行犯罪不以共同者必须实施符合构成要件的行为的一部为必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 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龙珊律师

在线 问题仍未解决?1对1咨询为您解答

  • 在线律师
  • 已服务274815人
  • 5分钟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