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则常识】犯罪中止的理解与适用
导读:
因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停止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刑罚对于该种犯罪形态的处罚有特别从宽规定。因此正确认定犯罪中止对于人民法院准确量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危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危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只有在主观上有自愿放弃犯罪的意图在客观上又有自动停止犯罪的行为才能不使危害结果发生。但对于犯罪中止定义的理解却有不同犯罪中止的理解1、犯罪结果是何意?
因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停止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刑罚对于该种犯罪形态的处罚有特别从宽规定。因此正确认定犯罪中止对于人民法院准确量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危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危害的应当减轻处罚。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只有在主观上有自愿放弃犯罪的意图在客观上又有自动停止犯罪的行为才能不使危害结果发生。关于【刑法总则常识】犯罪中止的理解与适用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因犯罪中止是犯罪分子自动停止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刑罚对于该种犯罪形态的处罚有特别从宽规定。因此正确认定犯罪中止对于人民法院准确量刑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审判实践中对于何种行为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与其它犯罪形态的区别特别是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有时在认识上会出现不同的意见本文就正确理解犯罪中止略作探讨。
什么是犯罪中止?我国刑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有效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是犯罪中止关于犯罪中止的处罚是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危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危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从以上规定我们可以看出犯罪中止有二种情形1、普通的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行为因而没有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形态。它应当具备下列三个条件A、及时性即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预备过程中或者在着手实行犯罪以后达到既遂以前及时放弃犯罪使得犯罪得以停止。B、自动性即自动放弃犯罪。所谓自动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出于自己意志而放弃了当时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行为。自动性是犯罪中止的本质特征只有在主观上有自愿放弃犯罪的意图在客观上又有自动停止犯罪的行为才能不使危害结果发生。C、彻底性即彻底放弃犯罪。所谓彻底放弃犯罪是指犯罪分子自动放弃犯罪是坚决的、完全的而不是暂时中断是犯罪分子中止犯罪的决心和真诚悔悟的程度。
特殊的中止是指在犯罪行为实行终了以后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之前犯罪分子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最终没有完成犯罪的一种犯罪停止形态。
但对于犯罪中止定义的理解却有不同
犯罪中止的理解
1、犯罪结果是何意?指行为人追求的结果?还是刑法规定的应予处罚的行为之结果?
所谓犯罪结果是行为人实施其犯罪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它是认定大部分犯罪的未遂、既遂的标准。刑法第24条中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防止何种结果的发生?是以防止行为人追求的结果发生为标准还是以防止刑法应处罚的行为之结果发生为标准?如某甲预谋杀死乙并于当天在A处对乙实施乙因此而重伤并失去反抗能力甲本可以继续将乙杀死但此时甲起怜悯之心更惧怕杀人偿命的代价即停止了继续侵害的行为并将乙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对被告人是以杀人罪(中止)还是以故意伤害罪(重伤)来处罚对此也有不同观点。持主观说认为应定杀人罪(中止)理由是a、其行为完全符合中止的条件。行为人是自动停止犯罪即行为人主观上原固有的杀死乙之歹念已消除并在此支配下停止了其继续侵害的行为b、其停止侵害是基于非不可抗力的因素是出于自己的真实的意思表示C、未发生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即基于其自身行为防止了乙死亡结果的发生。持客观说认为应以行为造成的客观结果为准对行为人予以处罚即定为故意伤害罪。其理由是a、行为人先以杀人之目的实施犯罪但行为人的主观目的可以随着不同的犯罪阶段有不同的变化这是正常的此时其已没有故意杀人之目的若再以故意杀人定罪已不符合犯罪构成之主观要件b、刑法中规定的大多数犯罪都是以犯罪结果作为处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其危害的轻重决定于行为人对客体的侵害程度C、刑法中有关中止的犯罪结果没有定明为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d、实践中行为人所追求的结果往往与实际发生的结果偏差较大追求此结果而发生彼结果时常发生若仅局限理解为行为人追求的结果必然会产生许多漏洞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笔者倾向于前一种观点。其主要理由除了前述理由外还有任何犯罪中止都是以停止其继续犯罪的故意为前提更彻底停止犯罪而不是暂时的本案中的行为人彻底放弃了杀死乙之念头。另外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中止犯是减轻或免除处罚不象有的国家对于中止犯全部予以免除处罚。所以行为人在犯罪中的客观表现在量刑时可以充分予以考虑使犯罪分子得到应有的处罚也无漏洞可言。
2、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是以被告人的客观行为为准还是以被告人的意思表示为准。
对于这一中止要件以何为准?是以防止结果发生的意思表示为标准?还是以防止结果发生的客观行为为标准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意思表示说认为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指有防止的意思表示即可。客观说认为必须以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客观行为为中止成立的条件一旦犯罪结果发生即为既遂不再有中止之说。笔者认为应以被告人的客观行为为标准。首先意思表示是犯罪分子的主观思想正常情况下行为往往是意思的外在表现但外在表现有时却可以不是行为人的意思的体现(危害结果不是行为人所要追求的目的如过失犯罪)即客观行为与意思表示的分离在现实生活中是客观存在的行为人在实施特定的犯罪行为后其主观思想可以由于种种原因而转为不希望犯罪结果的发生但由于其能力有限未能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即行为人追求的犯罪结果已经发生此结果与其行为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其犯罪已经既遂其次因为刑法订立犯罪中止之本意是对那些能放弃犯罪的行为人从宽处罚由于犯罪结果未能发生行为人固有之目的没有实现客观上保护了刑法之客体第三刑法中关于犯罪中止的成立前提是没有发生犯罪结果这是个客观标准。因此若要符合这一标准也必须是行为人的具体、有效的客观行为第四如果以行为人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意思表示为中止成立的要件那么必然造成任何一个犯罪分子都可能成为中止犯。因为任何被告人都可以提出自己有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意思那么必然会给审判工作带来不利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几种特殊情况的中止的认定
1、共同犯罪之中止
我国刑法规定的共同犯罪为二人以上之共同故意犯罪。即犯罪分子为二人以上主观方面应有共同的故意客观上应有在共同故意支配下的犯罪行为而共同意思表示是认定共同犯罪的基本因素。对于共同犯罪中止的成立应该以自动停止共同犯罪或有效防止共同犯罪的结果发生为条件。基于上述原因在认定时必须在确认共同犯罪的前提下对每个被告人的行为进行分析认定。各共犯在共同犯罪中有不同的作用对于实施前的心理状态也有不同有积极主动的、有消极被动的、有实施具体犯罪行为的有作辅助工作的。一般来讲共同犯罪的形态应以共同犯罪人中任何一人所实施的最为接近刑法某一犯罪构成之形态为全案的犯罪形态或以共同犯罪中之正犯之犯罪形态为全案的犯罪形态即一人实施犯罪终了一般应视为全案既遂。如果脱离了共同犯罪的前提在认定时就有可能出现偏差。有的人将某些共同犯罪的被告人区别为实行犯和辅助犯加以分析认为在某些共同犯罪(如强奸、脱逃)既遂中某一名犯罪分子可以独立地存在犯罪未遂。认为实行犯在这样共同犯罪中只要停止犯罪就应定为犯罪中止而不论其他的同案犯的行为是否既遂。如甲、乙两人于夜间在街上见一名单身女子两人即起强奸之歹念并强行将该女子带至甲住处其后乙将该女的衣裤扒下并要甲先行奸淫甲也将身上的衣裤脱下甲突然想到自己刚刑满释放害怕因此再次受到处罚便借故外出打电话乙对该女实施强奸数分钟后甲返回。有人依据上述理论认为甲的犯罪形态应定中止。笔者认为上述观点有偏颇因为a、违反了我国刑法中止的立法原则。我国刑法通过中止的立法来积极有效避免犯罪结果的发生如果共同犯罪的犯罪结果已经发生而将某些实施辅助性犯罪、甚至把帮助既遂的犯罪分子实现犯罪目的行为认定为中止有悖于我国刑法设立中止原则的初衷b、共同犯罪中谁是实行犯谁是辅助犯在具体犯罪行为实行之前一般无法确定只有在整个犯罪行为结束以后才能确定c在共同犯罪中实行犯与辅助犯的地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有的原是辅助犯而以后变成实行犯而有的原是实行犯又因其它原因变为辅助犯在上述情况发生后若再坚持区分实行犯与辅助犯并以此作为确定犯罪中止的标准就显得依据不足容易产生混乱和错误d、处罚时会出现偏差。按照上述观点辅助犯按实行犯的犯罪形态为其犯罪形态至少可以定为从犯应从轻或减轻处罚而原有实施犯罪目的后又放弃的共犯为中止犯则应免除或减轻处罚而按常理实行犯的犯罪恶性及行为的危害性均超过辅助犯而处罚却比辅助犯要轻罪刑不相适应。笔者认为对上述犯罪不能一概而论应区别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