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财产可以不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吗?

导读: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通知抵押权人,如抵押权人认为转让行为可能损害自己的抵押权的,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民法典》新规定了抵押人可以不经过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但客观上很有可能出现抵押人转让了房产,抵押权人没法获得房款,但又不能像抵押人主张权利,只能向房产受让人主张权利。这确实会加重抵押权人的负担,所以建议抵押权人签订合同时,约定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财产不得转让。同时,抵押人还应当履行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买受人的合同随付义务。抵押生效的条件不动产抵押权,自登记时生效。那么抵押财产可以不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吗?。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通知抵押权人,如抵押权人认为转让行为可能损害自己的抵押权的,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民法典》新规定了抵押人可以不经过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但客观上很有可能出现抵押人转让了房产,抵押权人没法获得房款,但又不能像抵押人主张权利,只能向房产受让人主张权利。这确实会加重抵押权人的负担,所以建议抵押权人签订合同时,约定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财产不得转让。同时,抵押人还应当履行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买受人的合同随付义务。抵押生效的条件不动产抵押权,自登记时生效。关于抵押财产可以不经抵押权人同意进行转让吗?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双方订立抵押合同时,抵押人大多情况是对自己最重要的动产或不动产设立抵押,而在转让这些抵押财产时,根据现行《物权法》的规定,就受到了需要抵押权人同意的限制,容易引发纠纷。
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的,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但不需要经过抵押权人的同意。
其一、抵押人转让财产的权利。根据《民法典》四百零六条,如合同当事人没有特别约定,抵押人可以在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且抵押权不受转让行为的影响。
其二、抵押人转让财产通知的义务。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虽然抵押人在抵押期间可以转让抵押财产,但为了保护抵押权人的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法律要求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
其三、抵押权人的要求提前清偿的权利。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财产,应通知抵押权人,如抵押权人认为转让行为可能损害自己的抵押权的,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价款提前清偿债务或提存。
《民法典》新规定了抵押人可以不经过抵押权人同意转让抵押财产,但客观上很有可能出现抵押人转让了房产,抵押权人没法获得房款,但又不能像抵押人主张权利,只能向房产受让人主张权利。这确实会加重抵押权人的负担,所以建议抵押权人签订合同时,约定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财产不得转让。
抵押物哪些情况转让无效
一般来说,抵押人转让抵押物属于民法典所调整的买卖行为,其效力如何应当根据民法典的有关规定确定,不得违反民法典第406条的规定。同时,抵押人还应当履行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买受人的合同随付义务。当抵押人未履行合同的随付义务时,或虽履行了合同的随付义务,但转让行为可能会给抵押权人造成实质上的损害,其转让行为的效力如何确定
(一)抵押人转让抵押物,未通知抵押权人也未告知买受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二)抵押人未通知抵押权人或者告知买受人的,转让行为无效。
(三)抵押人虽履行了通知并告知义务,但转让抵押物的价款明显低于其价值又未能提供相应担保,转让行为无效。
抵押生效的条件
不动产抵押权,自登记时生效。动产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生效。抵押合同的生效,是指依法成立的抵押合同对当事人产生法律约束力。同一般合同的生效一样,抵押合同的生效也须具备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法定必须办理登记才生效的抵押合同为以下五种:
1、以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抵押的,应去核发土地使用权证书的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2、以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的,应去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规定的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3、以林木抵押的,应到县级以上林木主管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4、以航空器、船舶、车辆抵押的,应到运输工具的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5、以企业的设备和其他动产抵押的,应到财产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抵押登记
生活中,如果遇到借钱不还的情况,可以到催天下发布债权委托,催天下是欠款催收技术服务平台,主要提供物业费催收,信用卡逾期催收,网贷催收,小贷逾期催收,民间借款产生的借条欠条催收等服务,平台有专业的催款律师和催收公司入驻,大数据催收工具辅助催收,合法为债权人和债权企业清理债权债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