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

导读:
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合同纠纷法律法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一、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
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二、合同无效返还财产的范围
返还财产,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以后,对已经交付给对方的财产,享有返还财产的请求权,对方当事人对于已经接受的财产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返还财产有以下两种形式:
第一,单方返还。单方返还,是指有一方当事人依据无效合同从对方当事人处接受了财产,该方当事人向对方当事人返还财产;或者虽然双方当事人均从对方处接受了财产,但是一方没有违法行为,另一方有故意违法行为,无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返还财产,而有故意违法行为的一方当事人无权请求返还财产,其被对方当事人占有的财产,应当依法上缴国库。单方返还就是将一方当事人占有的对方当事人的财产,返还给对方,返还的应是原物,原来交付的货币,返还的就应当是货币;原来交付的是财物,就应当返还财物。
第二,双方返还。双方返还,是在双方当事人都从对方接受了给付的财产,则将双方当事人的财产都返还给对方接受的是财物,就返还财物;接受的是货币,就返还货币如果双方当事人故意违法,则应当将双方当事人从对方得到的财产全部收归国库。
合同纠纷法律法规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合同有效期怎么规定的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合同的期限是根据合同双方当事人决定。法律赋予合同当事人能够自主根据合同约定内容的需要,去规定合同的有效期。
法律法规只会对一些特殊的事项作出硬性的规定,例如:租赁合同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在现实生活中合同的期限没有绝对的规定,是更符合市场交易的需求,给予人们交易的自由。
我国合同法第十二条合同内容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违约责任;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第四十六条附期限的合同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