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故意犯罪量刑标准
导读:
共同犯罪人主要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处罚的严厉程度依次递减。由于胁从犯是共犯人的一种具有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故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的某种行为以及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如果行为人起先是因为被胁迫而参加共同犯罪但后来发生变化积极主动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不宜认定为胁从犯。
共同犯罪是指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在两人以上。对于共同犯罪的处罚要根据行为人在犯罪行为中起到的作用。共同犯罪人主要分为主犯、从犯、胁从犯处罚的严厉程度依次递减。故意伤害罪共同犯罪的判刑就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分析
1主犯主犯要承担全部的刑事责任也就是根据不同的情形承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从犯从犯对自己参与犯罪行为的承担刑事责任但根据刑法第2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比照刑法第234条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3胁从犯。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共同犯罪中起到不同作用的罪犯的刑事处罚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准确的认定行为人是共同犯罪中的哪一种罪犯。
1、主犯。主犯包括两类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中的首要分子二是其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除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在共同犯罪中对共同犯罪的形成、实施与完成起决定或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犯罪分子是否起主要作用应从主客观方面进行综合判断。对主犯的认定应以共犯人的主客观事实为依据以刑法第26条的规定为准绳不能任意扩大或者缩小主犯的范围。
2、从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从犯包括两种人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对共同犯罪的形成与共同犯罪行为的实施、完成起次于主犯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即为共同犯罪提供有利条件的犯罪分子通常是指帮助犯。
3、胁从犯。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如果行为人起先是因为被胁迫而参加共同犯罪但后来发生变化积极主动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不宜认定为胁从犯。由于胁从犯是共犯人的一种具有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故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的某种行为以及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
根据刑法第28条的规定胁从犯是被胁迫参加犯罪的人即在他人威胁下不完全自愿地参加共同犯罪并且在共同犯罪中起较小作用的人。如果行为人起先是因为被胁迫而参加共同犯罪但后来发生变化积极主动实施犯罪行为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则不宜认定为胁从犯。
由于胁从犯是共犯人的一种具有犯罪故意与犯罪行为故行为人身体完全受强制、完全丧失意志自由时实施的某种行为以及符合紧急避险条件的行为不成立胁从犯。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其中的情节主要是指被胁迫的程度、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