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犯罪金额如何认定

导读:
共同犯罪均是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共犯的故意所指向的应是其参与的整个犯罪的犯罪金额。二人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应以10万元作为共同犯罪数额认定。所以在共同犯罪中不是以分赃金额确定被告人的犯罪金额。另外共同犯罪本身而言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共同犯罪是一种犯罪的特殊形态在定罪的时候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各个共同犯罪人的行为均指向体现犯罪结果的犯罪金额。共同犯罪均是故意犯罪共同犯罪共犯的故意所指向的应是其参与的整个犯罪的犯罪金额。
比如被告人李某任中学校长被告人朱某任副校长兼会计。在此期间二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共谋从私设的小金库中取出10万元用于个人生活其中李某占用6万元朱某占用4万元。二人的行为属于共同犯罪应以10万元作为共同犯罪数额认定。
所以在共同犯罪中不是以分赃金额确定被告人的犯罪金额。
1、根据刑法第26条第3款的规定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仅对自己实施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而且要对其他成员实施的犯罪负刑事责任。
2、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
3、对于教唆犯根据我国刑法第29条的规定确定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应当注意以下三点
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4、对于从犯刑法第27条第2款规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即根据从犯参与犯罪的性质、情节及其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等具体情况或者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5、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由于胁从犯是被胁迫而参加的从主观上不是完全出于自愿或者自觉从客观上说胁从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也比较小是共同犯罪中社会危害性最小的共同犯罪人。
1、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根据刑法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因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要求不会构成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在此之外的行为不构成犯罪十六周岁以上的人则应负刑事责任。
2、具有刑事责任能力。构成犯罪的人必须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或限制刑事责任能力如果属于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的则不能追究刑事责任。另外共同犯罪本身而言必须是共同故意犯罪如果是过失犯罪的不能构成共同犯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