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与处断原则

导读:
这一案例实际上反映了通说关于想象竞合犯理论的弊端对一行为数罪只择一重罪处断必然导致对其他罪名难以处罚从而难以实现罪刑相当,这一案例实际上反映了通说关于想象竞合犯理论的弊端对一行为数罪只择一重罪处断必然导致对其他罪名难以处罚从而难以实现罪刑相当,根据我国刑法的通说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一罪应从一重处断,根据我国刑法的通说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一罪应从一重处断,「关键词」想象竞合犯/罪数本质/处断原则「正文」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罪名的情况,认为想象竞合犯在形式上虽然构成数个罪名但因其只有一个行为所以是实质的一罪。
根据我国刑法的通说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一罪应从一重处断。这一案例实际上反映了通说关于想象竞合犯理论的弊端对一行为数罪只择一重罪处断必然导致对其他罪名难以处罚从而难以实现罪刑相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反思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及其处断原则。认为想象竞合犯在形式上虽然构成数个罪名但因其只有一个行为所以是实质的一罪。关于论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与处断原则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内容提要」想象竞合犯虽然客观上只有一个自然行为但其却是数个危害行为的竞合。刑法规范之评价就是要将这些竞合了的危害行为重新解构逐一评价不使遗留。这种评价不仅在哲学上可能在刑法上正当且不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因此想象竞合犯完全具备数个犯罪的构成要件是实质的数罪应当数罪并罚。
「关键词」想象竞合犯/罪数本质/处断原则
「正文」
想象竞合犯是指一个行为触犯数罪名的情况。根据我国刑法的通说想象竞合犯是实质的一罪应从一重处断。但这一理论应用于司法实践却有显失刑罚公正之虞。例如行为人实施一个绕关出境的行为同时走私假币、毒品及淫秽物品其一个行为同时触犯走私毒品、走私假币和走私淫秽物品三个罪名是想象竞合犯。若依通说之理论对此三个罪名只能择一重罪处断但如此就无法处罚余下的两个罪名恐有放纵犯罪、失诸刑罚公正之嫌。这一案例实际上反映了通说关于想象竞合犯理论的弊端对一行为数罪只择一重罪处断必然导致对其他罪名难以处罚从而难以实现罪刑相当。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反思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及其处断原则。
一、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
(一)有关的学说
关于想象竞合犯的罪数本质因内外理论上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1实质一罪说。认为想象竞合犯在形式上虽然构成数个罪名但因其只有一个行为所以是实质的一罪。
此观点系由德国学者巴尔、贝林格等人首倡。(注赵秉志外国刑法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242页。)台湾学者翁国梁亦赞同此说想象竞合犯系形式上的数罪helliphellip但因其仅有一个犯罪行为与实质上数罪有数犯意及犯行者性质上迥然不同。(注翁国梁中国刑法总论正中书局1970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