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与签定有什么区别

导读: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具体是什么"订"和"定"只能说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签订合同,而根本就没有签定这个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组异形词,二者等义,但推荐使用签订。签约主体审查首先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如果合同主体不合格,那么所签订的合同书无效。对于签字生效的合同,则必须由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给我方交付特别授权书后的委托代理人签字。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第十条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那么合同签订与签定有什么区别。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具体是什么"订"和"定"只能说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签订合同,而根本就没有签定这个词。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组异形词,二者等义,但推荐使用签订。签约主体审查首先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如果合同主体不合格,那么所签订的合同书无效。对于签字生效的合同,则必须由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给我方交付特别授权书后的委托代理人签字。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第十条合同的形式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关于合同签订与签定有什么区别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债权债务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顾名思义,签订就是签订条约和合同的过程,正如我们在签订合同时经常看到的那样,许多人把签订和签定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对此下面催天下小编为大家解答。
签订与签定的区别具体是什么
"订"和"定"只能说从许多人的使用习惯上来说,很多地方通用,但从法律角度严谨来说,应该用签订合同,而根本就没有签定这个词。
从词的结构来说,签订是并列结构,是一个词,而签定是动补结构,是一个短语,除了有签订的意思外,还指签订的条约或合同是确定不变的。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组异形词,二者等义,但推荐使用签订。
签约主体审查
首先要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如果合同主体不合格,那么所签订的合同书无效。
1、在签订合同前,要认真搞好主体审查,看对方有没有资格做这笔交易,看对方的营业执照,了解其经营范围,以及对方的资金、信用、经营情况,其项目是否合法。如果他有担保人,也要调查担保人。
2、合同一般要求盖公章,重要合同必须盖公章。加盖公章后尽量要求对方法定代表人签字或业务经理、特别授权代理人签字。
(1)对于加盖公章生效合同尽量要求对方加盖法人公章,尽量避免对方单位使用财务专用章和合同专用章。
(2)加盖公章必须清晰可辩,多页合同包括合同附件盖章时要注意加盖骑缝章;合同中尽量不添字修改,如修改必须在修改处加盖公章。
(3)对于签字生效的合同,则必须由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给我方交付特别授权书后的委托代理人签字。验看对方的授权文书,特别注意授权委托人的权限范围,有无签约资格,审核合格签字后要留存委托书原件。
3、担保
没有董事长(专指公司)的书面批准,包括总经理在内的任何人无权在合同、信函、传真等书面文书上签注承担保证之责、履行担保之责、抵押等担保承诺。否则一概视为个人行为。
4、子公司、母公司、分公司的区别:
(1)验看营业执照:母、子公司为法人营业执照,而分公司为营业执照;
(2)责任承担:签约主体为母公司或分公司的,母、分公司承担连事责任,风险最小,一般情况下有履约实力就可签订;对方为子公司,则母公司一般不承担法律责任,签约时首要考虑子公司的履约能力,而母公司的履约能力不考虑;
《合同法》
第九条订立合同的能力
当事人订立合同,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
第十条合同的形式
当事人订立合同,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的,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第十一条书面形式
书面形式是指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