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探讨夫妻共有财产中房屋赠与的问题

导读:
2004年3月5日,原告以自己离婚后没有住房居住以及原在离婚时没有处理为由又向法院起诉,其认为婚姻存续期间原被告共同居住的位于广州市黄埔区A村B巷C号的房屋应是夫妻共同财产,故要求对其进行分割。2002年5月25日,该房屋由广州市房管局颁发了全套房屋权属人为被告的穗集地证字集体土地房产证。本案讨论意见原告可以提出对房屋进行分割,法院应当受理,但原告要求分割的房屋应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那么如何探讨夫妻共有财产中房屋赠与的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2004年3月5日,原告以自己离婚后没有住房居住以及原在离婚时没有处理为由又向法院起诉,其认为婚姻存续期间原被告共同居住的位于广州市黄埔区A村B巷C号的房屋应是夫妻共同财产,故要求对其进行分割。2002年5月25日,该房屋由广州市房管局颁发了全套房屋权属人为被告的穗集地证字集体土地房产证。本案讨论意见原告可以提出对房屋进行分割,法院应当受理,但原告要求分割的房屋应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关于如何探讨夫妻共有财产中房屋赠与的问题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婚姻家庭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案情总结]
原告可以提出对房屋进行分割,法院应当受理,但原告要求分割的房屋应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案情介绍]
原告李某(女)和被告叶某(男)于1994年10月1日登记结婚,婚后入住广州市黄埔区A村B巷C号的房屋,后原、被告于2003年2月15日通过法院主持调解离婚,离婚时双方约定:原、被告的婚生女儿由被告抚养,并不需要原告支付抚养费,同时被告补偿给原告人民币6万元。2004年3月5日,原告以自己离婚后没有住房居住以及原在离婚时没有处理为由又向法院起诉,其认为婚姻存续期间原被告共同居住的位于广州市黄埔区A村B巷C号的房屋应是夫妻共同财产,故要求对其进行分割。针对原告的起诉,被告答辩称,原告起诉要求进行分割的房屋乃是被告的父亲及胞弟共同出资所建,并不是原、被告的夫妻共同财产;同时,被告认为原、被告在离婚时达成的协议可以认定原告当时是自愿放弃分割夫妻所有共同财产,现原告在离婚后重新提出分割房产不合理亦不合法,从而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对于本案争议的房屋,A社区居委会和当时的建筑承包人江某均提供证明其是由被告之父出资于1992年所兴建,但被告、被告之父及被告的胞弟于1993年5月10日写的一份协议书则表明该房屋是由被告之父及被告的胞弟共同出资兴建。同时在1999年11月15日由政府部门造表登记的广州市农村居民住宅用地调查统计表中的户主为被告的胞弟(当时农村的宅基地房屋均没有办理房产证)。2002年5月25日,该房屋由广州市房管局颁发了全套房屋权属人为被告的穗集地证字集体土地房产证。
【评析】
此案的精髓见之于中夫妻共同财产划分过程中诸多概念和原则的准确理解与运用,如赠与的认定、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等等,这些问题也一直是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因而具有极高的研讨价值。
本案讨论意见
原告可以提出对房屋进行分割,法院应当受理,但原告要求分割的房屋应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故应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