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出让和划拨有什么区别

导读:
生活中土地使用权是很重要的事情,大多数来说划拨土地和出让土地后的国有土地使用权是两种方式,两者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但是确实无法进行对比的。土地出让是土地属于经营性的用途,划拨土地是属于国有资产性质的用途。大律网精英律师总结了土地相关的法律知识,供大家参考。
1、出让是政府将国有土地的一段时间内的使用权有偿转让出去的行为,划拨一般是针对行政事业性单位,这些单位取得国家土地除缴纳相关的税费外,不再支付出让金。当划拨的土地要改变用途、经营性质的时候,需要补交出让金,从而改土地证上的划拨为出让.
2、划拨是政府转让土地收益的一种方式,简单点说就是用土地的一方没有给政府钱的就是划拨,主要用于政府项目,出让就是开发商必须给钱给政府,政府保证你的70年或者50年使用权。
3、土地使用权转让,是指土地所有人将土地所有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的行为。前者是国家划拨给个人、单位或者集体等。后者是个人、单位或者集体等将自己的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其他个人、单位或者集体。
4、要判断是用于那方面,如果是私人购买商品房,肯定要出让土地好些,但政府的廉租房或者安置房都是划拨土地,即使购买了,也不影响使用权。
土地出让金的计算方法:一有实际成交价的,且不低于所在级别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按成交价不低于40%的标准计算出让金,若成交价低于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则依照全部地价40%计算;二发生转让的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按基准地价平均标准的40%计算。
1,土地出让金的征收标准是由各地依据当地土地价值确定征收标准。
2,一般依据房产所在地区参考价、房产使用剩余年限、房产的性质不同确定征收系数数。
3,经常使用的计算出让金的方式:
(1)出让金=房屋参考价格房产证上的建筑面积征收系数;
(2)出让金=基准地价分摊土地面积征收系数。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凡改变土地用途、容积率的,应按规定补交不同用途和容积率的土地差价。全产权单位房二次交易时只需由卖方补交2%的土地出让金,交易后的房屋应为商品房性质。房屋产权时间是自产权证发放之日算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