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者的区别
导读: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虽然因为农药已经失效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但甲某并不知道在自认为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放弃犯罪的可成立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虽然因为农药已经失效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但甲某并不知道在自认为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放弃犯罪的可成立犯罪中止。关于犯罪预备、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三者的区别的法律问题,大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刑事辩护律师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
1、概念不同
犯罪预备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从促进作用的行为因而对刑法所保护的客体构成了现实的威胁。
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犯罪未遂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
2、责任不同
犯罪预备犯罪未遂能减轻处罚犯罪中止一般会免于刑事处罚
3、阶段不同
犯罪预备属于前期准备阶段犯罪中止还没有形成后果犯罪未遂是因为特殊原因没有达成预期后果。
1在进行了犯罪准备而后放弃了着手实行的应当认定为中止犯。例如甲某准备了毒药杀害其夫因为害怕而没有敢下毒后来放弃杀人念头把毒药扔掉。因为尚未着手就自动放弃犯罪属于在预备过程的中止。
2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在进行了犯罪准备没有着手实行的情况下因为情况有变主动撤退但未放弃犯罪意图的不是中止。例如甲乙二人预谋盗窃某银行在白天踩点之后晚上前来行动。发现银行有很多人在加班不便下手便撤走打算改日再来行窃。这属于犯罪撤退不是犯罪中止。因为犯罪人遭遇到意志以外的原因并未放弃犯罪意图。应当认定为犯罪预备。再例如律考试题甲某携匕首赴乙家杀乙途中因肚子疼痛难忍而回家属于犯罪撤退成立预备犯。
3即使客观上不能完成犯罪但自认为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的也是自动中止。例如甲某使用过期失效的农药投放到乙某杯中意图杀乙。后改主意在乙某喝水之前将杯中水倒掉。虽然因为农药已经失效客观上不可能完成犯罪但甲某并不知道在自认为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放弃犯罪的可成立犯罪中止。
4在客观上能够完成犯罪但行为人自认为出现意志以外的原因不能够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而撤离的属于犯罪撤退不成立犯罪中止。
我国刑法第24条第二款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1、对中止犯必须从宽处罚是我国刑法关于处罚中止犯的基本精神和立法原则。因此不论犯罪行为的性质如何也不论犯罪行为造成的现实危害怎样只要构成中止犯就必须对其免除或者减轻处罚。
2、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因为中止犯既然自动放弃犯罪表明其主观恶性大为减少没有造成损害说明客观上对社会没有造成危害从而应当免除处罚。这样做可以鼓励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悬崖勒马因而有助于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3、对于中止犯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因为造成损害说明行为人还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所以不应免除处罚而应当减轻处罚。